离婚财产如何分割新婚姻法2021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新婚姻法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婚姻法对离婚财产的分割做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旨在保障离婚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新婚姻法规定,在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夫妻共同所有和个人所有两种类型。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是指婚姻期间双方共同占有、使用、收益的财产,包括但不限于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及存款、股票等金融资产。个人所有的财产是指婚前所持有或婚后个人劳动、单方面继承等获得的财产。
当一方提出离婚请求时,要分割的财产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和双方个人财产,其中,夫妻共同财产应当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割。具体分割比例由离婚双方自行协商,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数量、价值以及离婚后双方的生活需要等因素综合考虑,裁决分割比例。
在离婚财产的分割中,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由于离婚双方个人的财产属于个人所有,不在夫妻共同财产范畴内,因此在分割时不作为公平分割的范围,离婚双方应当各自保留自己所有的个人财产。
在夫妻共同财产中,有些财产可能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但因为在婚姻期间被另一方共同使用或管理,因此也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只能从夫妻共同财产中获得一定比例的分配,而不能独占这部分财产。
对于离婚双方共同持有的不动产,例如房屋,分割时可以选择出售或者归一方所有。如果选择出售,则根据分割比例按照市场价进行交易;如果选择归一方所有,则应当根据分割比例确定该房产的所有权归属,并进行过户手续。
总的来说,新婚姻法对离婚财产的分割作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充分保障了离婚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对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在面临离婚的情况下,离婚双方应当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协商并遵守法律规定,以实现公平合理的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