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如何分割新婚姻法
离婚是夫妻关系中的一种终止方式,在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不但要解决感情问题,还要解决婚姻期间共同财产的分割问题。新的《婚姻法》已经对夫妻离婚时的共同财产分割做了详细的规定。
新的《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在离婚时,应当协商处理共同财产,如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分割。在处理共同财产时,夫妻双方应当按照 "公平、公正、合理" 的原则,根据财产的性质、来源、用途、产权等因素来进行分割。
新的《婚姻法》规定,共同财产包括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以及个人财产的部分增值部分。其中,个人财产包括:
1.婚前财产:指婚姻登记前夫妻双方各自所有的财产。
2.婚前财产增值部分:指婚姻登记前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婚前财产所增值的部分。
3.受赠财产:指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赠与财产。
4.继承财产:指夫妻双方共同继承的财产。
5.个人劳动收入:指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个人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
6.个人知识产权收益:指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个人创作、发明等所取得的收益。
7.其他属于个人财产的财物和权利。
再次,对于共同财产的分割,新的《婚姻法》重点强调了以下几点:
1.应当将共同财产按照实际价值进行分割,不得将某一方的财产评估低于实际价值。
2.应当将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进行明确的区分,保护夫妻各自的个人财产不受侵害。
3.应当保护夫妻共同财产中的家庭共同财产,即夫妻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财产。
4.离婚时,应当根据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分割共同财产,以保证离婚后夫妻双方的生活和发展权益。
新的《婚姻法》为离婚时的共同财产分割提供了详细的规定和指导。在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应当协商处理共同财产,如果协商不成,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分割。在分割时,应当按照 "公平、公正、合理" 的原则,将共同财产分割清楚,同时保护夫妻各自的个人财产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