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诉讼时效
离婚财产分割是离婚后的一项重要程序。然而,很多夫妻在离婚后并没有及时进行财产分割,导致分割诉讼的时效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问题。
一、什么是时效?
时效是指针对特定的法律行为,法律规定某些要求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追究。离婚财产分割诉讼也有时效问题。
二、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期限是多长?
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期限属于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限。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期限为两年。
三、时效期限的计算
1. 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期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时效期限的计算起点是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
2. 如何计算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期限?离婚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期限是从最后一次财产共同所有的时间点开始计算。
四、时效期限的延长
1. 当事人之间在分割财产方面签订协议,但是违反法律规定,影响了离婚财产分割操作的,在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时效期限重新开始计算。
2. 当事人在离婚协议中约定了财产分割诉讼的时效期限,若此期限已到,还未行使诉讼权利,那么将不再享有此权利。
五、如何避免时效期限的问题?
为避免离婚财产分割诉讼时效期限的问题,建议离婚后及时分割财产。同时,要求在离婚协议中署名、盖章,保留好协议,以便在诉讼时使用。此外,在开始离婚财产分割诉讼前,应先向法院咨询时效期限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离婚财产分割是离婚后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但是时效期限问题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为避免时效期限的问题,在离婚财产分割诉讼前,尽早咨询法律问题,及时分割财产,保留好协议,避免在分割财产问题上引发不必要的麻烦。